八哥身上有什么寄生虫?
八哥的体表常见寄生着三种寄生虫,分别是蛔目异尖科动物的异尖线虫、绦目异尖科动物的异尖绦虫和蛔目的蛔类幼虫,这些寄生虫都呈蠕虫状,且身体都有由许多环状鳞片组成的体壁(相当于人体的外膜)。 其中,异尖线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是栖息在海生动物消化道里的寄生虫,成虫体型细长如线,乳白色半透明,头部有4个单眼,口器为咀嚼式并有牙齿,背部有由许多环状鳞片构成的背甲,体长约2~3毫米;
异尖绦虫与异尖线虫外形相似,但体形较之更长一些,呈暗黑色,用肉眼看上去犹如一条黑色的丝带,其体内有许多横隔将身体分为数节,每节的末端各长着1对吸盘,用于吸附在宿主的胃肠道壁上来吸附取食。而蛔类的幼虫外形与蛔目所对应的成虫一般无异,但体表并无环形鳞片,且体色会随着环境的改变以及发育的阶段而有所不同。
八哥经常站在牛、羊背上,吃身上的寄生虫,因此人们又管它叫“放屁鸟”、“八哥牛羊跟屁虫”。
八哥常跟随水牛活动,在水牛背上栖停,捕食水牛皮肤上的寄生虫及农场所能见到的各种害虫,有益于农、牧业。
八哥也栖息于大城市的人类居住地。该鸟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吉祥鸟。
八哥的体型中等,体长约30厘米,它的尾羽和头顶的冠羽以及背部和肩部的羽毛为金属绿色,前额和整个头部的细羽为绒状,颈部为褐色。它的嘴喙粗大,为全黑色而且光亮铮铮的。八哥的繁殖期为4~7月。
八哥在南方一年多次营巢,5、6月间和翌年1、2月间各有一次繁殖高峰。它们常成群地在林缘、旷野或村庄附近的树上觅食昆虫等,尤其在晴朗的下午行动特别活跃,常站在水牛背上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虫,有时边吃边“说话”,所以又叫“八哥牛羊跟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