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生了好吗?
孔雀鱼性成熟早,一般小母鱼长到四五十天,小公鱼两个多月就达到性成熟。它们的繁殖很容易,在18~30℃的水温条件下,一般20天左右就能产一批仔鱼。初产时每批只有10余尾,以后可增加到每批30~50尾。
通常在母鱼的腹部下方、尾柄上出现几个圆点时,就说明它将要产仔了。产仔时,母鱼独自游到安静而又靠近水面的角落,静止不动或做缓慢的水平回游,每间隔5~30分钟产出1尾仔鱼。所产仔鱼活泼有力,可以独立生活,直接游向深水区或植物根部潜藏。一般母鱼在12小时内产完一窝仔鱼。因此,要得到小孔雀鱼,应设法收集所产的仔鱼。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分缸产仔法这是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当母鱼将要产仔时,把它放在一个40×30厘米的小水族箱中,箱中水面不超过15厘米,箱底铺上直径为1.5~2厘米有孔的泡沫塑料,以利于分离产下的仔鱼。同时,在水中种上一些水蓑衣或飘浮在水面的萍藻,为产仔时提供产床。母鱼在这里产完仔后,仍可放回原缸。这种方法简单,成活率很高。
网箱产仔法用细铁丝做一个有顶盖的网箱,箱的大小为20×15×10厘米,箱的侧面和顶面用1.5~2毫米的聚乙烯网片做盖,把网箱放在原缸的中下层,把即将产仔的母鱼放在其中,网眼能容下产下的仔鱼,不用另外管理,产下的仔鱼自动钻出网箱栖息于原缸的水层。
产卵盒产仔法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做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的盒子,盒内用隔板做成“回”字形产床,隔板两侧分别钻上直径2~3毫米的孔,作为产仔通道把盒子放在水的中下层,引诱母鱼在此产仔。但要注意,原缸的水不太脏时可用此法,如果水质老化应加强管理后再用来进行产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