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眼睛为什么发光?
狗眼睛发亮和猫还有另外一个“近亲”--家鼠都有“夜视能力”,都是依靠视网膜上的杆状细包和锥状细胞来感知光线的强弱,这种细胞遍布整个眼球,在夜间,这些细胞依然可以工作。而犬科动物中除了狼外,其他成员的眼睛在黑暗的环境中都会微微发光。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确认了犬科动物在暗室中的“发光”来源,是眼珠后壁的小结构,它们是由很多锥状细胞组成的,每个锥状细胞又由很多平行排列的神经元组成。
在这些平行排列的神经元上,有一些突起延伸到脑中,从而把感受到的光刺激传递给大脑相关区域进行解析。而在进行视觉清晰度分析的时候发现,这些神经元对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反应不一,某些对蓝色光刺激特别敏感,而对绿色光不敏感;相反,其他的神经元对绿色光非常敏感,而对蓝色光很不敏感。 在黑暗环境中,这些神经元对各种波长光的刺激产生反应,发出脉冲电信号,然后通过这些神经元传导到大脑进行分析。这些脉冲电信号被放大后形成连续的神经电信号,最后形成有规律的“脑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发光”现象。
研究者认为,这种特殊的神经元对于在黑暗中迅速定位猎物非常重要,因为动物在黑夜里搜寻食物时,通常不会看到整体的目标,而是看到一个闪烁着光芒的“亮点”,这个“亮点”就是这些特殊神经元发出的脉冲电信号。 不过,这些神经元并不是一直处在活动状态之中,它们只有正在寻找猎物的时候才处于激活状态,否则就处于休眠状态。当狗正在凝视着某个目标的时候,这些神经元处于低水平活跃状态,此时若移开它的视线,这些神经元就会停止发出脉冲信号;但是若反复移开再注视目标,这些神经元又会重新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