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鹩哥聪明?
人类使用语言的能力,是智慧的象征,其他生物没有。但是,有一种鸟不仅可以说话,而且能学会狗、猫等其他动物的叫声。它就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鹩哥。生活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鹩哥,能学会说本地区人们的语言,还能发出许多家养动物的吠叫和鸣叫声:公鸡打鸣、猫叫、狗吠、铃声、电话声等,它都会。它还能分别用英语、法语、印地语说你好。1980年,印度一家广播电台,在晚间播音结束时,播放了一曲印度流行乐曲,并让一只鹩哥担任“压轴节目”的演员。它一声“晚安,各位,再见”的印地语,使不少听众误以为播音员在讲话,第二天纷纷打电话询问。
在东南亚、南亚一带,鹩哥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笼养鸟。饲养者常常训练它模仿主人说话、叫喊。鹩哥喜欢站在高处鸣叫,每次叫喊时,都要拍开长长的尾羽,再伸展开来,边摆动边鸣叫。有人把鹩哥称为“会说话的鹦哥”,“百舌鸟”。因为,鹩哥的嘴部形状像鹦鹉,善于模仿百鸟之声,而且不分白天夜晚,喋喋不休地模仿个不停。许多国家发行了鹩哥邮票,我国台湾省也于1971年发行了一枚灰冠椋鸟邮票(台湾人称椋鸟为鹩哥)。
鹩哥的外形比较奇特,头上的黑色冠羽可以收缩,常常被人们描述成“黑帽”。背部灰色,腹部黑色,尾部黑色而有白色斑纹。鸣管和支气管的发达,使得鹩哥能学人说话。它的嘴部比较坚硬、尖锐,有“森林卫士”之称,专门捕食农林害虫。
聪明的鹩哥还有一种非常奇怪的做法,那就是在雨后“洗澡”。它的洗澡方式很特殊,从上往下翻,然后再从低处往高处飞,在雨中尽情地翻飞,让自己全身被雨水淋湿。洗完后,还要在林中的枝叶上拼命地抖动,把身上的雨水甩掉,然后张开两翅晒干。它那洗澡的过程,使人们又给它起个风趣的名字:“水老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