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就不能养猫了吗?
猫抓病,又名猫抓热,是一种由猫爪或猫舌上的巴通体细菌经由皮肤或结膜伤害后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邻近淋巴结的肿大为首见征象。该病首先由印度学者Mazumdar于1950年报告,随后美国学者Maurice H. Wharton于1959年才正式命名为“猫抓病”。
本病在宠物猫饲养普及的北美、西欧等国家极为常见,在美国其发病率占儿童淋巴结炎的22%,总人口的1.25%,但因为临床医学教材或专著中对该病论述较少,且该病在我国十分罕见,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了解不多,临床也从未见有关本病的文献报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本病在我国才偶有报告,病例数迄今不过十数例。
猫抓病的潜伏期为6~56天,平均10天,临床上轻重不一,多数患者自限;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皮损、局部淋巴结肿大。也有少数病例出现其他各系统症状,如眼的症状和体征、脑神经症状、癫痫发作和脑膜炎、肺部症状和体征、心脏炎性假瘤和心包炎、胃肠系统症状、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多呈自限性。
猫抓病治疗方式一般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该病预后一般是比较良好的,大多数病损可自行消退。
总之,罹患猫抓病并不影响养猫,养猫主人也不必因此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