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吃小鸟会不会咬人?

练沛依练沛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提到吃鸟,人们一般想到的只有狐狸、老鼠等各种小型温血动物,而实际上,老虎、熊、狼和豹子等食肉动物也都有一个固定的“食谱”,其中不但有禽类,还有草食动物、鳞甲动物,乃至一些大型哺乳动物。

在《动物世界》节目中,专家们常常强调的一种食物链形式为:乔木树缝中的蛀虫→鸟类→猫→人类。在这条食物链中,猫之所以吃鸟类,是为了补充自身从植物中摄取的维生素C,这正是一种反常的吃鸟方式。

一般情况下,肉食性动物吃食物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即有明确的指向性,如老虎只吃动物,绝对不会见什么吃什么;又不像人们摄入的食物那样多为有机物,需要消化、吸收,肉食性动物往往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其消化过程在体内进行。

吃鸟与吃其他动物不同,绝非一食之快、一食之饱,而是一食定乾坤,即一次性吃够足够的鸟禽,以保证其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不必去费尽心机费食劳力地去捕食。

熊是个典型,入冬以后,熊便会进入半休眠状态,白天睡在地洞或树洞中,夜间出来活动,以树皮的嫩芽、树干、昆虫、鸟畜等为食。一到饥饿难忍、囊中羞涩时,便会爬到树上,用尖锐的熊掌把树叶一层层地撕下来,直到得到所需的食物——鸟蛋。吃鸟蛋和吃其他一些东西一样,熊吃鸟蛋时也不会全吞下去,而是将鸟蛋在树枝上敲破,吮吸其中的蛋清、蛋黄,直至得到所需的蛋白质或营养为止。

猿、猴等灵长类动物吃鸟的过程与此相似,但比熊要文明得多。有文献记载:在大饥荒之时,人有时不得不以鸟兽为食,“取鹰鸢者为多,置火上炙炙食之,或烧为焦,择其中一、二口善者,亦同于炙搏食之。有取大雀至于数斛者;去毛及舌,煮食顷尽。”(见《异苑》)。

从书中所记述的情况来看,这种食鸟之风主要在饥荒之年才有,并且多数是烧食、炖食,偶尔也有捶、灸(烤)食之者。从现代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并不是很科学,但至少比茹毛饮血时期要好。据闻,某些地方还有一些传承已久的怪味“小吃”:麻雀拌黄连、“狗吃鸟”(鹌鹑)、“猫吃鼠”(老鼠)等等,虽然听起来令人望而禁口,但对于荒年来说,倒不失为一种简便易得的救荒食品。

就整个食鸟现象而言,其目的有三:

一是为了获得动物的羽绒,冬季御寒、夏季避暑;二是因为鸟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如乌骨鸡有清热补虚、养阴补益的功效,适合于慢性疲劳、失眠心悸、低血压性贫血者食用;鹌鹑肉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鸽子肉可滋补养生等等。

三是由于很多鸟类在繁殖季节才生育,食用它们的肉便可使人在繁殖季节易得阳亢而“性情躁越”。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与野生动物共生在一起,只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野生动物的生活方式有别而已。由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猎食能力比对家畜更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野生动物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是比家畜更为接近原始生存方式的一种“类人猿”式的生活。人们之所以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不那么厌倦,正是因为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也不总是习惯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