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里面有白粒是什么?
便里有白色颗粒,可能是肠道有炎症引起,也可能与饮食有关。 首先,我们要了解粪便的成分是由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后形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肠道菌群,而细菌是形成粪便的主要参与成分之一。当人体摄入淀粉类食物时,这些食物会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等部位逐渐被分解吸收,部分不能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在大肠中由细菌发酵成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等气体,从而形成粪便。因此可以看到有些人的粪便当中含有未被消化的食物纤维,也可以看到有白色的颗粒,这些白粒就是细菌群体分泌的粘液。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是否吃了特定食物引起的,比如吃了乳制品或高蛋白的食物,由于这些营养物质难以被完全消化,在肠道中会被细菌分解,从而产生胺类、氨类等带有刺激性的气体,这类气体经消化道排出会产生令人难闻的臭味。如果近期有吃过上述食物,可以停食观察几天,一般气味就会变淡,必要时可以做一下粪常规检查排除疾病因素。
但如果连续多天出现腹泻,排便量多,颜色较深,并伴有明显的臭气,则需要提高警惕,建议尽快就诊查明原因。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病史、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还会让病人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粪便异味的产生,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少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洋葱、韭菜等;
2. 多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豆芽、青菜、韭菜、菠菜、萝卜、豆类等;
3. 多用粗粮替代精米细面,多吃富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