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有哪些疾病?
乌龟的疾病,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对疾病的分类,可依致病因素分为外伤和内源性疾病两类;而内源性疾病又因病因不同,分为营养缺乏症、急性中毒病、慢性中毒病、代谢性疾病、寄生虫病、肿瘤等。 外因引起的疾病,可以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进而引起临床症状出现,如外伤、低温伤害、高温伤害、脱水、缺氧、中毒、营养不良等;
内因引起的疾病,多表现为功能性的改变,但也有器质性病变的,此类疾病有寄生虫病(消化道、呼吸道寄生虫)、代谢性疾病(痛风)、肿瘤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龟疾病及防治方法:
1.白眼病 [病因] 由细菌感染所致,多发生于春夏季气温较高时。 [症状] 病初,龟眼睑肿胀,眼球充血,不敢睁眼睛,行动迟缓;病情加重后,全眼皮呈弥漫性炎症反应,水肿明显,可形成结痂。若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则结膜炎的炎症反应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 (1)注意水质清洁,避免水污染;(2)可用呋喃西林溶液浸泡,成龟用药浓度为30mg/L,幼龟为50 mg/L,浸泡时间5-10min,每天一次。 2.感冒 [病因] 温差过大,环境温度较低,致使乌龟着凉感冒。 [症状] 流鼻涕、打喷嚏、眼睛模糊、精神萎靡不振、体温下降。 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饲料中营养素的含量,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应定时给乌龟做好体液的补充工作。对于已经患病的乌龟,可进行口服补液,用葡萄糖溶液泡水喂食,同时注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进行治疗。
3.肠炎 [病因] 多由饮食不当引起。 [症状] 病初,进食减少,排便正常;发病中期,食欲废绝,粪便稀薄,并含有大量粘液;后期,肛门松弛,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 防治方法 (1)调整食物结构,增加蛋白质含量;(2)对肠炎患者,停食24h,然后喂以清淡的食物,连喂7d;(3)对腹泻者,及时清除肠道内的杂物,控制腹泻的程度,减轻肠胃负担,为痊愈打下基础;(4)预防感染,适当投喂抗生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