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身上为什么会有跳蚤?
这个问题提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在《寄生虫》里看到了这段剧情 ,原剧情里面寄生在主人家女儿身上的跳蚤其实是男主的“替身”,这个代跳蚤的设定简直妙极! 因为跳蚤这种生物本身存在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并且以人的毛发为落脚点,所以电影中安排这样一条情节其实一点也不违和——甚至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回到题主的问题,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之所以会在动物身上发现跳蚤是因为人类活动范围太广,而且很难保证在外出过程中不触碰其他带有跳蚤虫卵的花草或者小动物(比如我们小区就有狗喜欢舔主人脚的习惯),而由于人体表面有一层由皮肤腺分泌的“天然屏障”——皮脂膜,这种天然油脂使得人体表面具有防水的特性,外界微生物很难直接进入人体内部造成感染;
然而这层天然的屏障对于寄生虫来说可不存在什么免疫作用,它们可以依靠自身力量钻破这层屏障进入体内,也可以附着在其他虫子(如蚊虫)身上一起进人体内,更可以直接通过衣物、床单等间接进入人体。 那有人会问了,既然有防止感染的生理功能,为什么不把身体表面的这一层屏障洗掉呢?这么做岂不是更容易沾染寄生虫?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这一层天然的屏障除了有防止外界微生物入侵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维持体表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体表面其实是自净的,我们日常洗澡主要是冲走皮肤表面的角质细胞和灰尘颗粒等杂物,而对于虫卵和螨类的清除效果有限,如果为了杀虫而直接把这层天然屏障洗掉了,反而会更容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