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滴耳朵的药水?
临床上常用的耳部滴剂可分为消毒杀菌剂、溶解黏性分泌物的溶剂剂和营养药物三大类。 针对不同症状,会有不同的药物治疗。 例如:由外耳道炎、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情况可选用抗菌消炎药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急性外耳道炎、中耳炎);
若为耵聍栓塞所致,应先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具有软化耵聍的作用),待耵聍软化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出来;
若为噪声性损伤所致,可用营养神经的药液,如维生素B12滴耳,同时配合鼓室注射;对于长期用药无效且严重困扰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
当出现耳部不适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滴耳液是治疗外耳道和中耳疾病的药物,滴耳液一般只有在医生的医嘱下使用。常用的滴耳液包括有氯霉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碳酸氢钠滴耳液、过氧化氢滴耳液等。
滴耳液使用注意事项:
1、滴耳前要确认有没有耳膜穿孔,如果耳膜有穿孔是不能滴耳的,否则容易引起中耳或者颅内感染。
2、滴耳液一定要滴到耳道的深部,这样才能和病灶接触,达到治疗的效果。滴耳时可以轻轻牵拉耳廓,使耳道呈一径线,将药水滴入。如果是小孩滴耳,可以轻轻按压耳廓使耳道拉直再滴药。
3、滴耳后要保持耳道内滴耳液在浸润状态,滴耳后可以侧卧一会儿,也可以在耳道上放置一个棉球,保持浸润3-5分钟以上。
4、滴耳液一般要一天2-3次,每次1-2滴,滴完耳后要休息一会儿。
5、滴耳液一般不能进入耳膜以下,否则容易引起耳毒副作用,所以在使用前要了解自己的耳膜有没有穿孔。滴耳液是有保质期的,过期的滴耳液也不能用,更不能用过期的滴耳液。